您的位置:首页
>讲述---成中医往事
讲述---成中医往事
-
说起每所学校的校庆,对于有母校情结的校友们来说,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我从读大学到毕业留校工作,直到退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就连我自己都这样说:四十年就没有出过校门。人生经历中的这四十年,是见证学校发展的四十年,其中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6
-
一、幼习岐黄,悬壶济世,载誉蓉城数十载。 卓雨农(1906——1963),男,四川成都人,出身四代中医世家,弱冠之年即禀承家业,随父翰屏先生学习岐黄之道,精研内、妇、儿科,尤以妇科见长,悬壶乡梓,未及而立便已有名气,继后载誉蓉城数十载,有“卓半城”之称。...[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6
-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喜迎建校六十年华诞之际,不由得让我忆起先祖父为中医事业贡献了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更激起了我对他老人家深深地怀念和敬仰之情,并勾起对先祖父为维护和宏扬祖国医学的艰难历程及其辉煌成就的回顾。 先祖父李斯炽,1892年生于四川成都,在他23岁时,...[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6
-
作为学校一名退休职工,回忆起学校的建立、建设、发展的历程,思绪万千,许多往事浮现眼前。 但使我记忆深刻、永远难忘的是建校时期各位名医、名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名成都中医学院),是 1956 年经国务院批准, 全国首批成立的 4 所高等中医院校之一,它的成立在中医药教育事业...[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6
-
作者:退休教师 陈先赋经四川省刊物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季刊)于1982年7月起在国内公开发行。 《学报》公开发行,是在“衡阳会议”精神的指引、鼓舞下,在全国和四川振兴中医的热潮中问世的。在发展中医事业的重要转折之际,1982年4月,卫...[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2
-
继承家学 选学中医我出生在一个中医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中医,当初中毕业的时候,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我选择了学医之路。 1953年考人昆明医士学校学习西医。1956年医校毕业时, 正遇上党和国家号召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好时光。当时的政策规定,我们中专毕业生,有十分之一的比例可...[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2
-
凌一揆教授当年讲中药课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记得他讲补气药那一章时,第一味药是讲人参,凌老从人参的性味、归经、功效,到临床应用,以及实验研究,关于人参的双向调节功能等等各方面,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讲解,条理清晰,语速不急不慢,板书及每一个手势都好像是精心安排...[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2
-
讲述人:张济南采访时间:2021年3月25日上午采访地点:十二桥校区离退休办公室文字整理:全媒体中心 杨雨婷 陈治佑摄影:全媒体中心 罗掬月 距离毕业,满打满算已经有42年了,我对中医的热爱历久弥新。老先生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言犹在耳。从医的这大半辈子,深一脚浅...[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2
-
讲述人:李良信采访时间:2021年3月18日上午9:30采访地点:成都中医药大学离退休工作处文字整理:全媒体中心 杨雨婷 康玙歆摄影:全媒体中心 沈晋羊时光如梭,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现在的我已经93岁了。年少的勤学时光仿佛就在昨日,就算现在,我也常常感受到过往岁月...[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4-01
-
2013年七月流火,经过十余年寒窗苦读,高考成绩终于出炉,我发挥良好,分数超过一本线,按所填报的第一志愿录取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正式成为我家的第五代中医。第一代中医∶我的曾曾外祖父年青时在云南昆明一家中医药店当学徒及帮工,经过近十年的辛勤...[讲述---成中医往事] 发表时间:2021-03-31